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田莉
聊城市市政设施养护所
为了适应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 满足现行部门预算管理, 财政部2015年以来相继出台了6项政府具体会计准则, 以及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其中《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及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 基于新政府会计准则背景下, 使得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也将发生明显转变。基于此, 文章将新政府会计制度作为主要研究背景, 重点阐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内容, 希望有所帮助。
现阶段, 为更好地落实政府会计改革政策, 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 最关键的就是要深化改革国内不同领域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机制。也就是说, 我国事业单位已经逐渐由传统计划经济思维转变成市场经济思维模式。在此背景下, 也实现了政府在新会计准则基础上的有效尝试。而在细节方面, 则融合了国内与国外的现代政策与经验, 系统化地验证了权责发生制。由此可见, 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深入研究并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变化阐释
(一)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定义方面的变化
将原《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描述为“事业单位持有并使用”改为“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的业务活动需要而控制的”, 着重突出了“控制”二字,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更加明确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确认范围, 更加明确了会计主体的使用权利与管理责任。另外这“控制”二字在权责发生制下, 有助于判断相关设备资产的经济利益流入情况, 有助于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
(二)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与办法方面的变化
在原《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虽然也明确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 但没有对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作出明确的相应规定, 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折旧计提范围并不全面。同时原《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的固定资产折旧大多采用虚提折旧方法, 这种收付实现制下的虚提折旧没有有效地在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管理起到相应的作用。而权责发生制下的新政府会计准则明确了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和使用年限, 并对折旧作出了统一规范要求, 一方面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使固定资产的核算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时价值, 另一方面提高了政府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创新性、可比性、规范性, 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与效益。
(三) 对固定资产管理要求方面的变化
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 一方面使广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另一方面能够有力督促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感。并且在2017年1月财政部颁布并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 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它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编制年度的国有资产使用情况报告,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上报, 这也提高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与管理要求。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 做好财会人员的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全员培训
政府会计准则与制度于2019年全面实施, 代表了我国政府会计将全面落实权责发生制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并在财务系统的预算会计核算以及财务会计核算中同时采取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进而出具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在这种情况下, 对于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其对收付实现制的应用成为习惯, 在接受权责发生制会计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 要想全面推进政府会计准则, 还应当积极组织并开展相关性培训。需重视省会城市的重要性, 尽量保证各省都创建会计专业培训机制, 明确规范化且完整的培训规划, 尽可能采取短训的方式, 每月组织地方会计工作人员参与培训, 为政府会计制度的基层落实培养专业人才。
(二) 不断增强资产管理意识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推行的背景下,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的增强十分关键。一般情况下, 可以选择以下三方面措施:首先, 固定资产管理思想的强化。在领导绩效考核机制中合理融入固定资产运行效率的相关内容, 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 对各部门责任人的责任加以确定, 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必要保障。其次, 固定资产责任岗位制度的构建。对固定资产的引入、使用以及维护保养等环节岗位责任加以确定, 在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政府部门的采购、验收以及调拨等多种程序要求。最后, 组建固定资产专业评估小组, 并在采购与报废固定资产方面, 针对资产价值实施专业化核实。
(三) 促进资源共享以强化固定资产使用率
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始终不高, 所以作为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分析原因所在。若因固定资产性能不符, 那么固定资产使用者需要在预算申请之前, 科学开展可行性的论证。若某项目对部分资产使用后, 资产不再具有使用价值, 则要构建科学化固定资产调剂调配体系, 对共享模式与整合模式加以探索, 以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得以提升。可以借助仪器设备的共享服务平台, 向其他的事业单位共享闲置的固定资产。
(四) 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内控机制
在内部控制工作中, 涵盖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各方面内容, 通过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力度的强化, 能够确保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以及保养维护等环节都得到科学化管控, 不断增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力度, 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首先, 要实现固定资产组织机构的全面优化。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 在管理方面应始终遵循统一领导与归口管理等基本原则, 创建资产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 安排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与资产使用人员, 共同组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在财务中有效分离资产管理的职责, 科学合理地采取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作为资产管理工作人员, 主要的职责就是积极开展资产使用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工作, 保障各固定资产都有使用人, 且各使用人都应承担自身的职责, 对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加以保护。其次, 固定资产业务记录的规范化。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应定期针对固定资产的台账、实物、明细账等实施账账核对与账实核对。再次, 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体系。要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业务记录、处置权限和程序、具体采购方式、处置范围、监督管理等制度。最后, 强化固定资产内部检查与审计监督力度。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内部监察以及内部审计监督的力度, 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监督与检查工作, 严格贯彻落实可行性论证、财产清查以及公开招标等环节工作。
(五)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 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以及最终处置等多个环节岗位职责加以确定, 始终遵循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程序。与此同时, 要对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体系加以确定, 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 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面, 还应当组建专业固定资产评估小组, 严格审核以及购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新形势背景下, 会计准则的高效性是推动事业单位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基础上, 固定资产折旧实现了会计计量的革新发展, 且会计主体核算的方式得到调整, 特别是固定资产核算年限的界定调整, 所以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面临严峻的工作挑战。然而, 在这一环境下,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标准也应当全面提升。也就是说,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背景下,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的改善。